常會看到旅遊達人說:「旅行,就是要體驗當地文化、融入當地生活」,聽起來理所當然但做起來卻沒這麼簡單啊。每次出國,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(要存夠錢、公司能請假..等等的阻礙),都嘛想要什麼都逛、什麼都買、什麼都吃看看、哪裡都去...私心想要的東西太多,根本沒時間好好體驗當地人的生活。但打工度假不一樣,一次就是一年讓你揮霍,如果沒有去體驗一下當地生活,才叫做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機會啊。在這不禁又想要再呼籲一次,現在有打算要去打工的孩子們:「如果你是因為可以賺很多錢而去,建議不用去;如果你是想要體驗人生看世界,建議不要猶豫,快去!」什麼,你問:「如果是失戀要去散心,建議去嗎?」那我的回答是:「快去!因為在國外你會找到/發現更好的自己。

食))
之前有寫過一篇特色食物(非正餐)文章,這回來談談正餐吧。在臺灣飲食習慣是「早餐吃的飽,中午吃的好,晚餐吃的少」,但在澳洲不是這樣(起碼我住的2家子home stay不是這樣),他們是「早餐吃的簡單,午餐吃個方便,晚餐是大餐」。拿我在大老闆家寄住的體驗...
早餐,通常是牛奶加麥片or 水果加優格,豐盛一點的則是:水波蛋+一片土司+蘑菇跟培根,通常這是假日才會出現。還沒睡醒的五臟六腑,搭配輕食的早餐感覺很不錯,準備好清醒了嗎,就來一杯咖啡或茶吧,原來早餐也可以這麼優雅啊
午餐,大老闆幫小孩做的lunch box 則是三明治+水果or 可冷食的蔬菜,而他自己跟我的午餐則是雞肉沙拉。有一次回家,我跟他抱怨每天都餓到快暈倒,他忘了我是勞力工作需要澱粉類食物當午餐,後來則會特別準備飯或麵給我。原來,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這麼輕鬆啊,不過說起來也還好不用吃太多,因為3-4點就下班啦,可以吃個點心下午茶。
晚餐,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刻,才是一天三餐的重頭戲,一定有肉、有菜、有飯或麵,反正就是豐盛的一餐,然而和臺灣不同的是,菜類常常是生菜沙拉(不得不說,西方人真的很不擅長料理蔬菜,哈),以及他們沒有喝湯的習慣,而是喝紅酒(小孩則是喝果汁)。配餐飲料,根本是最棒的體驗嘛,以前在臺灣我是不喝紅酒的,因為不喜歡它澀澀的口感,但是這裡不一樣,不知道是澳洲葡萄的關係,還是大老闆都買好的,特別順口好喝,有時候晚餐我們2個就可以KO掉一瓶。當然,偶而也是會喝白酒,要看他煮什麼肉來決定。
 
飲))
澳洲餐廳的餐具擺設,一定有2個杯子,一個是喝酒的高角杯;一個是喝水的水杯,可見「配餐飲料 -酒」是一個多麼美的在地的文化啊!也是因為,他們的行車規定的酒精濃度,剛好可以一杯紅酒或白酒,理所當然吃飯配酒啦,然而我最讚賞的是:他們OZ也不會貪杯,不像臺灣酒駕一直是個大問題。
澳洲還有一個很特別的酒文化(不知道是不是南澳才有,有待網友們查證),就是:過中午才可以喝酒!有一次,跟大老闆一家人去小朋友球隊辦的picnic野餐,小孩子們玩著遊樂設施不亦樂乎,大人們則一人一菜布置著野餐的食物、跟聊天,不知不覺中午時間到了我也不知道,但周遭「噗斯~」、「鏗斯~」 的聲音此起彼落!?大人們不約而同的開起啤酒罐,我還一頭霧水,才知道是過了中午可以開喝了,哈哈,遵守這個小小文化守則的澳洲人好可愛啊!
 
除了吃飯、聚會的時候少不了酒,還有一個活動也是配酒,那就是:看球賽。澳式足球最好看了,陽光、小鮮肉、啤酒...,不是啦~運動這活動本來就是一個會讓人亢奮的運動,我真的不是因為酒、肉喔!入場找好位子後,大老闆就會去幫我們買吃的喝的,小孩得到吃的;我通常都會得到啤酒或白酒一杯,沒在球場邊喝酒、歡呼,別說你現場看過現場球賽!
 
 
下一回,預告:我在澳洲體驗OZ的生活-穿衣篇、住篇、育樂,希望你們會期待!至於行車篇嘛,就直接延伸閱讀「打工度假擁有我的第一部車」這篇嚕!
arrow
arrow

    Bib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